新能源,為汽車產業(yè)添彩
2005/03/25
 
    在能源問題凸現和環(huán)境污染加劇的今天,電動汽車顯示出廣闊的市場前景。據有關資料顯示,到2010年,電動汽車將占據全球汽車需求量的四分之一,大約為2000萬輛。美國通用、日本豐田、法國雪鐵龍等國際知名的公司,都將開發(fā)電動汽車作為未來發(fā)展的方向。
    在我國,政府也高度重視電動汽車產業(yè)。2005年,武漢市首條純電動小汽車示范運營線正式開通,我國的公共交通從此邁入了“電動年代”;而北京2008年的“綠色奧運”也早早傳出消息,要用電動汽車接送運動員,預計電動汽車的訂單總金額將突破20億元人民幣。由于此前我國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采用來自國外的整裝車輛,這就為我國汽車業(yè)提供了巨大的商機。目前,一汽等幾大汽車制造集團正緊鑼密鼓地試制電動汽車。
    說到電動汽車,不能不說其關鍵的部件之一——電池。2002年,春蘭歷時八年攻關取得的成果——高能動力鎳氫電池通過國家鑒定,同時建成了年產量達25千瓦時的生產流水線,繼自主開發(fā)的20AH高能動力鎳氫電池被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為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”之后,春蘭25AH、40 AH、45 AH、60 AH、80 AH、100 AH等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相繼研制成功。至此,春蘭高能動力電池全面實現了“家族化”。如今,春蘭的高能動力電池產品已能夠滿足電動自行車、電動摩托車的需要,與此同時,春蘭承擔的“混合動力客車用鎳氫電池組及其管理系統(tǒng)”課題,經過專家組嚴格審查和質詢后,被列入國家“863計劃”,并獲得科研專項支持。春蘭借助于在機械、制冷行業(yè)的優(yōu)勢以及先進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等高科技手段,在電池的熱平衡、冷卻系統(tǒng)、電氣綜合設計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,該課題當前已經進入了第三輪產業(yè)化研究。
    無疑,春蘭看好了新能源這一朝陽產業(yè),并將其納入了支柱產業(yè)體系中。雖然春蘭目前只是在國家“混合動力客車”這一科技專項中參與其中的一個課題,但是,在中國汽車界中,同時擁有汽車制造技術和新能源制造技術的企業(yè),委實寥寥無幾,新能源產業(yè)和汽車產業(yè)結合后的誘人前景,不能不令人興奮和憧憬,而春蘭獨特的雙重身份,也無法不引起人們的聯(lián)想和猜測。
新聞分類
 
 
法律說明
蘇ICP備15007520號-1